以往ilisin(年祭)前,奇美部落會派出腳程最快、反應佳、懂文化、酒量好、會應對講話的優秀青年,在天未亮時就出發,分別到鄰近友好的太巴塱、港口、鶴岡……等部落去Mitakos(報訊息),邀請各Kakitaan(部落領袖)、親朋好友來奇美部落參加年祭。現在,奇美部落和太巴塱部落仍然保持兄弟部落互報訊息的傳統。
奇美部落的地名原來是源自於一種草。
這種草的阿美族名字叫做「Kiwit」,以往在奇美這個區域很多,尤其在水源地一帶更是盛產。我們部落就因為「Kiwit」這種草叢生而叫做「Kiwit」。日據時期日本人將「Kiwit」的地名譯為「奇密」,應該是取近似音翻譯的,一直到現在瑞穗這一帶的閩客族群,稱呼奇美部落的方式,依然是習慣沿用日據時期的「奇密社」(台語或客語)。國民政府來了以後呢,又將「奇密」改成「奇美」。
結合奇美部落與秀姑巒溪泛舟,由部落集體集資,用部落共同經營方式營運,成為奇美部落產業的火車頭,帶動文化傳承、部落教育、老人照顧、環境改善等面向。
部落老照片